又例如我警告说中国不要走上印度之路,北京的朋友同意,反应好。
在供给方面,包括商品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保障房的开工与竣工面积,空房数量和迁居卖房数量,还有土地政策和对房地产开发的金融政策。相反,哪怕中国只有一亿人,若80%以上都聚集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那中国房价一定很高。
对于现在准备以房养老的人,千万别相信以房养老。更重要的是,各地官员出于自己的利益,不顾民生而把城市当成私产经营获取土地暴利,对维护自身利益的房价调控和保障房建设消极应对或暗中抵制,相对于其职责来说,这也是变相的腐败。其次,供给分为公共供给和市场供给,也即保障房和商品房。综合分析,中国高房价的最核心因素有三条:土地制度,廉租房不足和政府打击高房价不力。城市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让炒房子的人有了发财的机遇。
首先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性别比失衡,在高房价和物质主义的今天,男性娶老婆,房子就是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资本。当然,非常重要的是购房投资者的心态和心理作用,因为投机玩的就是信心。第二,由于首付比率、房地产抵押贷款等条件的变化,房地产企业的各类杠杆率也都出现了下降。
因此,正常预测,20 1 1年3~4月是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整的时点。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房地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向型企业增速依然远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为迎接下一轮经济增长进行大规模投资。食品价格依然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同比增幅依然会达到6%~8%的水平
其核心原因在于:第一,开发投资的杠杆率不高,目前只有5倍多,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低30%,因此资金紧张难以引发金融危机性的调整。与此相应的是,在政府加强土地和房产开发进度、整顿市场秩序的作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上马项目大量增加,这直接导致未来资金需求压力加大,同时导致市场供给放量。
但是这种局面将在201 1年第2季度全面逆转。第一产业保持稳定,第三产业有轻微回落。通货膨胀率有多高即使20 1 1年M2增速在17%,信贷投放在7万亿的相对中性的定位上,未来流动性的存量依然庞大。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开始发生转换,市场性需求启动开始部分弥补刺激性政策的退出、出口和消费的高位运行弥补了投资下滑的缺口、中西部增速持续提升弥补了东部增长的疲软、房地产投资的持续高涨填补了制造业和基础建设投资的下滑,增长动力机制转换与增长极多元化局面开始显现。
2 0 1 0年1月,中国住宅建设恢复性增长刚刚完成,2 0 1 0年3月,住宅新开发面积和施工面积增速开始明显回升,进入加速投资时期,1-10月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长60.8%,比2008年、2009年同期高出53.9个百分点和60.4个百分点,而施工面积同比增长26.9%,比2 0 0 8年、2 0 0 9年同期高出7.4个百分点和11.9个百分点,按照建设周期1年左右进行测算,2 0 1 1年3月份左右,住宅供给将大幅度放量,从而改变目前房地产供给偏紧的局面。未来3%左右的CPI增速可能会常态化、中期化。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房地产 。同时,考虑目前食品类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粮食和蔬菜,按照测算,粮食上涨的惯性系数在0.68,冲击持续的时间和范围较大,但蔬菜价格在2个月内可以逐步消化,因此,在未来3~4个月CPI将回落到3%左右。
三是目前全社会供求基本平衡,不像以往价格上扬是在短缺条件下的上涨。大规模投资时期并没有到来,且总量难以弥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投资退出产生的缺口,市场型投资还难以在短期保证未来投资增速的稳定。
投资重心大幅度向西转移。房地产市场会硬着陆吗整体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步入真正的调整期,因为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依然充足,房地产企业依然可以依赖于前期获得的资金储备拒绝降价销售。
因此,201 1年房地产市场调整是流动性压迫式的调整,与2 0 0 8年二季度的模式相似。第一产业投资增速从2009年的49.9%下降到201 0年底21%左右,而第三产业增速依然保持在28%以上。从增长速度看,部分中西部省份保持高速增长,例如内蒙古一直维持了16%以上的增速,而东部增速不仅在2009~2010年出现深度下滑,而且复苏后的速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平均水平。而资金来源进一步由于销售的下滑、贷款条件的提高、上市公司增发和票据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将出现快速恶化,预计到201 1年1季度资金来源将出现大幅度负增长。2 0 1 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达到18.3%,消费对于GDP增长的贡献持续攀升,而投资的贡献率持续下降,全年消费对于GDP拉动达到5.6个百分点,比投资的拉动率高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5.4%,从本世纪以来消费第一次超过投资成为增长的第一源泉。第二,政策性投资较快下滑,但市场型投资的回升部分弥补了下滑的缺口。
3.经济波动的工业主导型和工业波动的重工业主导型模式并没有改变,服务业加速并没有出现。第二,一消费杠杆率也不高,从2009年的1.74倍下滑到目前的1.3倍,从而难以引发一般居民进行全面性抛售。
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投资重心加速向西转移。2)目前的物价水平与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中期4以及2004~2007年的价格上涨具有本质的区别:一是上涨幅度依然较上述区间要小。
2.刺激性政策的退出导致增速回落,但市场性需求的回升开始支撑中国宏观经济趋稳,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开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虽然市场性需求和投资还需要进一步稳固。第三,企业资产负债依然处于健康状态,到今年3季度为止,房地产整个行业资产负债为67%左右,比年初提高了3个百分点。
总之,在房地产新政持续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房产调控的加码,20 1 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从而引发房地产市场全面调整时期到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大幅度下滑,同时在部分房地产企业抛售的压力下,201 1年房地产价格将出现接近20%的下滑,但不会出现房地产市场的硬着陆。输入性价格上涨因素依然较大,因为国际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的概率很大,虽然也存在美元走强、资本回流、中国需求因素下降等逆转因素。3)目前依然存在价格下行的力量,特别是工业品价格总体依然处于恢复性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将抑制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上扬。6)实体经济还没有过热,煤电油运等瓶颈性产业还没有出现短缺和过热的现象。
但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崩盘的可能,不大可能出现超过30%以上的价格下降幅度。目前中央项目增速从2009年的18.4%下滑到201 0年的10%左右。
因此,正常预测,20 1 1年3~4月是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整的时点。当然,对于201 1年价格上涨压力还必须更为理性、更为全面地看待,不能仅仅简单看到引起价格恐慌的上涨因素,还要看到价格运行特点:1)目前食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CPI上涨并非中国独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亚洲各国都普遍面临该问题。
5)农产品价格炒作主要以现货炒作为主,因此难以持续。8)目前整个世界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同时,从M2水平、CPI和食品价格上涨幅度来看,中国依然处于中间区域。1.从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的角度,消费拉动成为主力军,政策退出的去投资化较为迅速,持续的消费增长可能开启中国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2004年以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效果开始显现,国家经济重心开始向西大幅转移。4.在区域规划和产业加速梯度转移的作用下,中西部持续高速增长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东部经济乏力的缺口,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经济增长极的多元化时代开始到来。
这主要决定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涨对于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上涨冲击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外向型企业增速依然远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为迎接下一轮经济增长进行大规模投资。
食品价格依然会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同比增幅依然会达到6%~8%的水平。从目前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变化来看,虽然速在高位回落,但速度依然超过了10%,因此,输入性因素需要一段时期才能得到消化吸收。
7)部分成本推动、改革释放的价格上涨具有合理性,货币当局应当适度调高价格水平的调控目标。虽然未来将面临消费信心有所回落、消费刺激政策的效应递减、房地产类消费下滑、汽车消费的基础设施支持不足等不利因素,但由于收入持续上涨,消费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如家电下乡政策的扩大、电子产品下乡的启动等,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将带来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进, 201 1年消费将依然保持高位运行状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预计为17.8%,剔出价格因素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速与2010年相当。